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新闻快讯

新闻快讯

风景清明后,云山睥睨前



清明时节雨纷纷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三月节,……物至此时,皆以洁齐而清明矣。”故清明有冰雪消融,草木青青,天气清彻明朗,万物欣欣向荣之意。

图片



清明三候

一候桐始华|桐树开始开花

二候田鼠化为鴽|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,喜爱的鴽鸟(即鹌鹑)开始出来活动,田鼠化为鴽说明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

三候虹始见|彩虹出现,虹为阴阳交会之气,纯阴纯阳则无,若云薄漏日,日穿雨影,则虹见。


清明扫墓

民俗学家认为“寒食墓祭”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。据《旧唐书·玄宗纪》记载:“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,但近代相沿,积久成俗,士庶之家,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。”鉴于此俗已久,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:“士庶之家,宜许上墓,编入五礼,永为常式。”寒食墓祭祀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。


后来寒食与清明混为一体,清明节祭祀遂成习俗。清明节祭扫先人墓地,历来为百姓十分看重。如果不祭扫,就会被认为是“断后”。因此无论多穷困,这天都要到祖坟上去压一张黄表纸,以尽缅怀思念之意。


清明话养生

饮食养生

清明时节饮食宜温,饮食要定时定量,不暴饮暴食。可适当“增甘”,即多食甜食,但肥胖者要减少甜食,限制热量摄入,多食瓜果蔬菜。


清明时节,不宜食用“发”的食物,如笋、鸡等;可多食用一些柔肝养肺的食物,如荠菜,益肝和中;菠菜,利五脏、通血脉;山药,健脾补肺;淡菜,益阴,可滋水涵木。


肝阳上亢的老人春季特别容易头痛、头晕目眩,这就是中医所说的“春气者诸病在头”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,应多吃一些具有祛普、健脾、补肾、养肺的食物。


清明时节,天气一会阳光灿烂,一会儿阴雨绵绵,人们常感觉身体乏力犯困,四肢麻痹,可以多食用利水渗湿、补益、养血舒筋的食物,如银耳、山药、桑葚、菊花、杏仁等。还应多食用种子植物,如燕麦、荞麦、稻米、扁豆、薏苡仁、花生、黄豆、葵花籽等。种子植物营养丰富,多食可益肝、除烦祛湿、和胃、滑肠、补虚、增强抵抗力、延年益寿。另外,不宜暴饮暴食,以免突然增加肠胃负担,导致肠胃疾病。


运动养生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评热病论》中记载:“汗者精气也。”随着气温升高,人们的活动也逐渐增多,虽然春季养生以“生发阳气”为特点,但是要注意运动时“勿大汗,以养脏气”,可以多晒太阳,活动筋骨,增强抵抗力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。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中记载:“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,是谓五劳所伤。”特别是平时活动较少的人,做运动是需要量力而行,运动量不宜过大。老年人活动时,心率应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。患有心脏病、高血压等疾病的人,不宜做强度较大的活动。可以到树林、河边散步运动,多呼吸新鲜空气,这样既清洗了肺,又锻炼了身体。


疾病预防

预防过敏。清明时节,在外出祭扫踏青时,要警惕花粉、粉尘、烟雾等,这些容易诱发荨麻疹、哮喘等疾病急性发作。因此,在有风的天气,不宜长时间在户外停留,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。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和墨镜,哮喘患者出门要记得带上必备药物,一旦感到胸闷发紧、咽喉堵塞、想咳嗽,应尽快转移地点,并使用药物,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就医。


预防呼吸系统疾病。春季天气多变,加上清明最节雨纷纷,这样的天气条件会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,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。儿童、老年人、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。如果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。


疫情防控

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,清明假期,建议大家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及所在城市和涉疫地区,减少跨省、跨市、跨县(区)人员流动。


要持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,加强手卫生,咳嗽、打喷嚏时注意遮挡,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,养成良好卫生习惯。在公共交通工具、电梯等密闭场所及人群聚集的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。


如出现发热(≥37.3℃)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嗅(味)觉减退、腹泻等要正确佩戴口罩,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排查,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,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




 

服务热线:

0351-5225555

 

山西仁安医院有限公司

地址: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学府园区创新街3号

邮编:030006

邮箱:renan@dashicang.net

 

 

 

扫一扫查看手机端